(续前集《武汉游》)
郑州 洛阳 游
1987年3月23日 阴
一早乘上了往河南省会――郑州的列车,昨日临时改变行程,虽可多游两座名城,间歇旅行的休息也好些,但要耽误两天。这对于已外出半月余且归心似箭的游子来说,可谓得失参半。
从书上得知,郑州在商代曾为都城,城址在今商城。西周时期,周武王封其弟管叔鲜(姬鲜)于此,称管国,为当时周朝之东方重镇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,郑州始成为河南省省会。
郑州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,文物古迹众多,有以裴李岗、秦王寨、大河村、二里岗等命名的古代文化遗存,有中国古老的都城、原始瓷器、甲骨文,是商代中期中华文明的中心。郑州又处于军事交通要地,北控黄河、西扣潼关、南达荆楚、东连淮海,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,在这里发生过许多次重要的军事争夺战。郑州也是具有革命传统的现代历史名城,二七大罢工就发生在这里。五岳之一的嵩山是文物荟萃之地。驰名中外的少林寺是禅宗祖庭,少林武术源远流长,为中国武术之重要流派。郑州现为中国铁路交通枢纽,联结南北、东西的京广、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。
5点过到了郑州,找到旅社就出去玩,4个小时下来,城中热闹的地方几乎走了个遍。对这记忆中古迹甚多、历史源远流长的河南省会的现状,我实在不敢恭维:人烟稀少,贸易场所星星点点,街灯昏暗,最繁华的“二七大道”竟不如成都的一条普通街道气派和热闹。这有名的“中原”令我大失所望。
郑州的失望使我想赶往开封,由开封再往洛阳,但想不到在郑州车站照相耽误了我近1小时。平时我每到一个稍有特色的地方,都会留影纪念,省会更应如此。不过土地贫瘠带来的穷苦使本地人很少会拍照,好不容易才盼来一对外地夫妇,相互帮忙,才了却此愿。此遭遇大大败了我的游兴,我决定乘车往西到洛阳,而不再到开封――这古时的汴梁旧都了。
几公里一停的慢车摇了3个小时才走了一半路程,我真懊悔我没有把日程安排好。如果一早乘汽车到开封作一日游,回郑州再乘311次快车到洛阳,不仅多游了一个地方,而且没耽误时间,是一举两得的事。唉,我真笨!
听人说,洛阳的牡丹会下月15日开展,为期7天。今年的花品超过历届,规模史无前例,看来我到此时间太早,只能观赏部分,以一当十了。
到洛阳已近3点,剩下的几个小时决定去观赏牡丹。 “洛阳地脉花最宜、牡丹尤为天下奇。”中国是牡丹的故乡,洛阳又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,自古有“洛阳牡丹甲天下”的美誉。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、雍容华贵、富丽端庄、芳香浓郁名扬天下。她始于晋、兴于隋,盛于唐,极盛于宋。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,人称:“第一香”。
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美、爱花的民族,尤其钟爱牡丹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”诗句,就是对牡丹的盛赞。
怀着美好的向往,到了久负盛名的“王城公园”一看,深感失望,虽牡丹品种不少,但繁茂的枝叶上只有小小的花蕾而已,离盛开还有半月之久。我只能望叶生叹,不能一睹为快了。
3月25日 晴
难得一个大晴天,太阳很早就耀人眼目,不过,还是很冷,只要稍吹风,就得把手伸进衣袋,头缩进脖子里。不行你看树根旁慢慢融化的雪堆就明白了。
我一早乘车到了龙门,游人已很多,男女老少,中外游人皆有,虽现在是旅游淡季,但在什么地方,也是游人如织。
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25华里,两山拱峙,长桥横卧,松柏桑翠,伊水碧流,尤以窟龛雕饰著称于世。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、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。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龙门石窟的开凿始于公元494年,最盛期是唐朝,所凿石像占石窟总数的60%以上(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又占唐代石窟的多数)。现有窟龛2300余个,佛像10万余尊。可惜在“文革”时多已损毁,石像头手不全,实感愤慨。
“白园”与龙门石窟隔江相望,相传是白居易栖息过的地方,现存有他倒卧过的巨石和墓地。
之后,我去了“关林”,这是关羽首级的安葬地,最有特点的是历代的名人碑刻,有几百块之多。
“白马寺”是洛阳胜景之一,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营建的第一座寺院。唯此而已,它的建筑和绿化远不能和峨嵋山“报国寺”相提并论。
(请看下集《嵩山少林寺游》)
评论